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司空在线阅读 - 第187章 夜袭

第187章 夜袭

    就在林玄同将凤锦的手下从河边劝回来的时候,司空也正冒着大雨一路向东疾驰。

    经过小半年的修养,宝珠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大概伙食比较好的缘故,它的身形甚至还比刚跟着司空的时候长高了一寸,身躯也壮实了许多。尤其它马力全开的时候,比起凤随的乌麒麟也不差什么。

    司空有时候也后悔给它取了个土里土气的名字,像乌麒麟这名字多威风,还有凤锦的坐骑叫红眼睚眦,一听就是有仇报仇的火爆脾气,也很威风。

    陈原礼的枣红马叫灵猊,听着秀气一些,也同样威风。

    唯有他的宝珠……

    一听就是乡下来的穷小子。

    宝珠驮着司空从水花翻滚的溪流上方一跃而过,然后开始慢慢减速。在他们身后,同样身着轻甲的同伴们都追了上来。

    他们在一处荒凉的山脚下停下。

    凤随在一天前派出的先头部队已经等在这里了,和他们一样,马蹄裹布,马嘴上都上着嚼子,生怕马儿们会在急行军的过程中发出不必要的声音。

    后面的同伴陆陆续续赶了上来,虽然大雨浇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但该有的流程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短暂休息之后,队伍重新整队,开始上山。

    山路被先头部队提前做过清理,这一路走上去,时不时就能看到被匆匆忙忙堆在路边的树枝。

    这条山路最早是附近的郎中、樵夫们上山下山踩出来的,经过工兵整理,可以勉强并行双骑。头顶上方的枝叶遮天蔽日,要是在白天,几乎连日光都被遮挡住了。

    行走在这样的路上,哪怕附近有人,也轻易不会被发现。

    行军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但这些因素很多时候是不可能完全被预知的。

    就好比这场暴雨。

    唐凌也说天气会有变化,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场暴雨连着下了一天一夜也没有丝毫要收住的迹象。这个时候,军令已下,断没有再撤回的道理。他们只能在行军途中做出一些必要的调整,比如绕开太过空旷的地区,不在高大的树木附近停留。

    还好暴雨虽猛,却并没有雷电——或许老天也站在他们这一边。

    时辰刚过午后,但天空中堆积着厚重的阴云,天色黯沉得仿佛已经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耳畔除了铺天盖地的水声,连他们自己队伍里的脚步声都几乎听不到了。

    冒雨穿过密林,地势变得更加陡峭,有些路段甚至要下马步行过去。

    这是通往蓟州的最后一段山路,前方的山坡下面就是蓟州的西城门。据说也是防守相对而言较为松懈的一个城门——这也是蓟州附近多山,城西一带更是地形复杂,大队人马根本无法从山中通行的缘故。

    “难以通行,不等于无法通行。”凤随站在山坡上,远远眺望雨幕中若隐若现的城池,声音轻的像暴雨中一缕让人捕捉不到的微风。

    大雨落在他的斗笠上,又顺着斗笠的边缘滑落,水光衬得他一双利眼寒光慑人。

    凤随冲着身后的亲兵做了个前进的手势。

    轻骑兵沿着工兵开出的小路,飞快地向着山下前进。在很多人看来无法行军的恶劣天气,此时此刻,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而在山林的另一侧,同样的一队士兵也正在向导的带领下,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过山谷中密如蛛网一般的小路,朝着蓟州城的西城门逼近。

    白茫茫的雨幕之中,高大巍峨的城墙终于露出了巨兽一般狰狞的身躯。

    多年来,宋辽之间的征战并没有真正波及到蓟州,故而从外表看去,蓟州的城墙反而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

    从司空他们埋伏的地方,可以看到城墙上方的旗杆上,辽人的战旗被雨水打湿,有些无精打采地垂挂在那里。

    城墙上方时不时就有人走动,但大约是暴雨天气给人带来一种安全的错觉,他们的例行巡逻有些敷衍。

    至少从司空他们的角度看过去,他们的队列并没有军队该有的肃杀之感。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司空趴在乱草丛中,腿脚都几乎要麻了,暴雨还跟不要钱似的,噼里啪啦地往下砸。司空觉得,这会儿要是把他拎起来拧一拧,浑身上下都能拧出半桶水来。

    这样的天气有利于他们隐蔽,但凡事有利就有弊,他们的手雷、地雷恐怕都无法使用了。

    夜色渐深。

    城墙上方的更鼓声也穿透了厚厚的雨幕,隐隐约约地传来。

    丑时。

    司空整理了一下身上该带的东西,准备出发了。

    凤随就站在他的身后,看到黑沉沉的夜色中那张隐约发亮的年轻的面孔,他有那么一个瞬间,几乎有一种抓住他,不让他离开自己视线的冲动。

    然后他看到司空转过头,冲着他露出了一个有些模糊的笑容。

    司空走了过来,给了他一个猝不及防的、大大的拥抱。

    凤随愣了一下,就张开手臂紧紧抱住了他。隔着轻甲,他几乎能感觉到司空的心跳,一下一下,又鲜活,又热烈。

    司空闭了一下眼,让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沉浸在了这个短暂的拥抱里去,就像要从他爱的人这里汲取能量似的,放纵自己软弱了这么一刹那。

    然后他听见凤随在他耳畔轻声说:“一切小心。”

    司空眷恋的在他脸颊上蹭了蹭。

    雨水冰凉,但凤随的皮肤却是有温度的。这温度让他心头安稳,生出了无所畏惧的勇气。

    他干脆利落地放开凤随,嘴里轻声说了句,“放心,长官。我们会小心的。”

    周围的同伴听到了这句话,于是自动忽略了刚才那个略微有些不合时宜的拥抱——凤随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会拍拍后背,捶打一下肩膀。都是一群大老爷儿们,这种程度的肢体接触还不至于让谁感到惊讶。

    凤随无心去想夜色与暴雨是否替他挡住了旁人的视线,他望着整装待发的司空,满心都是又心疼又骄傲的感觉。

    他就抱着这样纠结的感觉,目送司空的身影和他的同伴一起,脚步轻快地没入了黑沉沉的雨幕之中。

    一行二十人摸到城墙拐角处的时候就各自散开了。

    从这里朝西城门的方向看过去,只有城门洞里透出一点儿微光。此刻正在城门外值班的士兵都躲在门洞里躲避暴雨。

    天气不好,该值的班也是要值的。但没到换值的时间,城门旁边的角门是关闭的。城里的人也看不见他们,他们难免就有些懈怠了——这样的天气,直统统地站在外面淋雨这种事听起来就有些傻。

    门洞里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一门之隔的城内,却不知有多少守卫。只要这些人发出一点儿异样的声音,立刻就会惊动城内的守卫。

    所以在最初制定计划的时候,他们就不打算惊动他们。

    司空沿着城墙转弯处绕到了角楼的东边,然后取下背后的弓弩。

    这一次,挂在弩箭前方的并不是箭,而是一个钢铁打造的铁爪,铁爪下方带着一条结实的牛皮绳。

    用弩将铁爪射上墙头,懂轻身功夫的士兵就可以以绳索为依托,快速攀上去。

    为了安全起见,每个人配备的都是两套铁爪。

    这个时代,城墙的高度和厚度普遍在十米左右,对于身手好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狂风暴雨做掩护,铁爪攀住城墙的声音很容易会被忽略。

    司空拽住两根绳索试了试牢固程度,然后摸索着墙壁开始向上攀爬。爬到两三米的高度时,他将另外一根绳索缠在了腰上,以做防护之用。

    劈头盖脸砸在他身上的雨滴似乎有减弱的迹象,但风却变强了,吹得司空有些贴不住墙面,有一种随时要被卷走的感觉。

    等他攀到高处的时候,风力开始变得更强。他的身体不断地被大风卷起来,又猛地砸回去,这个过程因为身在半空,他完全无法固定住自己的身体,

    又是风又是雨的,明明已经是夏天了,却让他觉得手脚冰凉,指骨都变得有些僵硬。

    司空咬着牙迅速向上攀爬。他们的行动成功的话,可以大大减少攻城所造成的伤亡。在这个时代,一道墙,一道门,就足以给自己的敌人造成极大的障碍。

    司空的手指终于攀住了城墙的垛子。这个时候,因为气温,以及与绳索的摩擦所造成的擦伤,他的手指已经有些抓不住东西了。

    司空挂在垛子的外面艰难的喘息,全身的肌rou都有些不受控制地痉挛。

    就在这时,一道呼喊声穿透了雨幕,远远的从城墙的另一端传来。他喊的是契丹语,“有敌潜入!”

    司空心一沉,咬着牙向上一冲,大头朝下的从垛子口翻了进来。

    远处的呼喊声开始变得密集,司空知道,这必定是哪一个倒霉的同伴被人发现了。

    行动之前,为了减少被一锅端的可能性,他们选择的地点都相隔一段距离。司空一时间也无法判断暴露的是谁,但这种情况下,他要做的不是赶去救援,而是趁着队友吸引了敌人的机会,尽快赶去西城门。

    如果暴露的人换成是他,他也是一样,会希望他的同伴们抓住机会去完成任务,而不是赶过来送人头。

    司空手忙脚乱的从腰上解下绳索,将它们都顺着垛子口丢出去,然后分辨了一下方向,朝着西城门跑过去。

    城墙上方的通道宽度在五六米之间,加上城墙本身的厚度,约有十余米左右,勉强可以跑双骑,此刻,或许是因为暴雨天气,或许是因为这附近巡逻的士兵都跑去了发出警报的位置,司空一路跑过去竟然也没有遇见什么阻碍。

    城门两侧修有马道,供马匹上下城墙,楼梯则在城墙转弯的地方。

    司空快步沿着马道向下跑。刚跑到将近三分之一的位置,就听下方一阵喧哗,夹杂着密集的马蹄声,一股脑朝着马道的方向涌来。

    再一眨眼,这一队骑兵已经出现在了马道的尽头,并朝着城墙上方冲了上来。

    司空握住刀柄,“……”

    看看他这运气……

    司空抽出长刀,迎着马队跑了下去。

    狭路相逢勇者胜。

    司空的脑子里冒出这句话的时候,头皮都麻了。

    顺着下坡路奔跑,自己都会管不住自己的两条腿。至少在这个时候司空,就产生了一种他在腾云驾雾一般的错觉。

    他在疾速的奔跑中一跃而起,一刀劈向纵马跑上来的那名武将。

    --------------------

    作者有话要说:

    以前以为古代的城墙都老高,后来查过资料,才知道唐时长安城的城墙也不过六米左右,到了明代,南京的城墙才达到了十二米。想想这样的工程都是纯人工修建的,就不得不叹一声,在古代,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可真是命如草芥。